安全帽存在安全隱患不可忽視
發布時間:2018/06/21
安全帽是用來保護工地工人頭部安全的。在關鍵時刻,一頂合格的安全帽,可為勞動者的生命安全筑起最后防線,最大限度地保護生命安全。然而,綜合目前大部分媒體關于“安全帽”質量的報道,基本都在傳播這樣一種聲音:“安全帽”存在不安全,只要雙手稍微用力捏一捏就會變形,并且一把普普通通的鐵錘從1米高處墜落就能將其砸出凹坑。安全帽質量太差,起不到安全防護的作用。
據《人民網》報道,國家質檢總局在安徽、北京等14個省、直轄市抽查了98家企業生產的100種安全帽產品,檢測了沖擊吸收性能、耐穿刺性能、電絕緣性能、阻燃性能等8個指標,發現有16種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。“安全帽”難保安全,確實讓人們為民工兄弟捏一把冷汗。
在一些地方或礦區,安全帽被擺在路邊出售。最便宜的安全帽7元一頂,老板直言不諱稱“這種‘安全帽’不過是裝裝樣子。”市面上安全帽質量良莠不齊。雖然國家對于合格安全帽的標準規定己相當明確。但由于目前安全帽企業準入門檻過低,有的企業只有一二臺注塑機,幾個工人就可以生產。為了節省成本,他們大量使用廢舊垃圾塑料袋制成的廢塑料顆粒作原料。如此“安全帽”,根本談不上保護安全。與此同時,制度上的檢查機制又是如此匱乏,加上購買安全帽的不少人又都是文化程度并不高的勞動者,他們本身缺乏安全意識,商家更是樂得利用信息不對稱來忽悠他們。這種種原因,都造成了安全帽的不安全隱患。